Robin定理

要证明命题:“如果一个无向图 \(G\) 有一个强定向(strong orientation),那么 \(G\) 是 2-边连通的(2-edge-connected)”,我们可以从反证法来理解。 我们首先澄清几个术语:


定义澄清

  • 强定向(strong orientation):将无向图 \(G\) 的每条边赋予一个方向,得到有向图 \(D\),使得 \(D\)强连通的(即对于任意两个顶点 \(u,v\),都存在一条从 \(u\)\(v\) 的有向路径)。
  • 2-边连通图(2-edge-connected graph):一个无向图 \(G\) 中没有“桥”(bridge)。也就是说,删除任意一条边,图仍然连通

反证思路

假设 \(G\) 有一个强定向,但它不是 2-edge-connected。也就是说,\(G\) 存在一条桥(bridge)\(e\)。我们将通过这条桥的性质来得出矛盾。

桥的性质:

  • 如果一条边 \(e = \{u,v\}\) 是桥,那么删除它会把图 \(G\) 分成两个连通块,记作 \(A\)\(B\),其中 \(u \in A, v \in B\)
  • 换句话说,所有从 \(A\)\(B\) 的路径都必须经过这条边 \(e\),因为这是唯一连接 \(A\)\(B\) 的边。

强定向后的问题:

  • 将这条桥定向为 \(u \to v\),那么在有向图中,只能从 \(A\)\(B\),不能从 \(B\)\(A\),因为 \(e\) 是唯一的连接边,方向也固定。
  • 同理,如果定向为 \(v \to u\),就只能从 \(B\)\(A\)

这就意味着在有向图中,不可能对于所有 \(u \in A, v \in B\) 同时有路径从 \(u\)\(v\) 和从 \(v\)\(u\)


推论:

所以只要 \(G\) 有桥,无论如何定向这条桥,都会导致得到的有向图不是强连通的,矛盾。

如果G是2-edge connected的,那么G有一个环(如果G没有环,那G就是一个树,就有bridge,矛盾)

命题: 在一个 2-边连通图 \(G\) 中,每条边都属于至少一个环(cycle)。


证明思路

我们要证明任意一条边 \(e\) 都在某个环中。


详细证明

假设

  • \(G = (V,E)\) 是一个无向图,且是 2-边连通的。
  • 取任意边 \(e = \{u,v\} \in E\)

目标

证明:存在一个环 \(C\) 使得 \(e \in C\)


证明步骤

  1. 删除边 \(e\) 后,图依然连通: 因为 \(G\) 是 2-边连通的,删除任意一条边(包括 \(e\))后,图仍然连通。 所以,图 \(G' = (V, E \setminus \{e\})\) 连通。
  2. 在删除 \(e\) 后,寻找 \(u\)\(v\) 的路径: 因为 \(G'\) 连通,所以存在至少一条路径 \(P\)\(u\)\(v\),且 \(P\) 中不包含边 \(e\)
  3. 构造环: 原图中有边 \(e = \{u,v\}\),又有从 \(u\)\(v\) 的路径 \(P\) 不含 \(e\), 那么把 \(e\) 和路径 \(P\) 拼接起来,就形成了一个环 \(C = P + e\)
  4. 结论: 因此,边 \(e\) 属于环 \(C\)

总结

  • 任意边 \(e\) 删除后图仍连通 → 存在不经过 \(e\) 的另一条 \(u \to v\) 路径 → 和边 \(e\) 构成环。
  • 所以 每条边都属于至少一个环
image-20250713235607655

强连通度与边连通度之间的推广性定理,它是 Thomassen 等人推广了经典 Thomassen–Nash-Williams 定理的结果。

一个无向图 \(G\) 存在一个 \(k\)-弧强定向(\(k\)-arc-strong orientation)当且仅当 \(G\)\(2k\)-边连通的。


术语说明

  • \(k\)-arc-strong orientation: 将无向图 \(G\) 的每条边赋予方向,使得所得有向图是 \(k\)-弧强连通的,即任意两个顶点间至少有 \(k\) 条互不共用边的有向路径(从 \(u\)\(v\),以及从 \(v\)\(u\))。
  • \(2k\)-edge-connected: 无向图中任意删除少于 \(2k\) 条边,图仍保持连通。也就是说,边割集的最小容量至少是 \(2k\)

k-linkage,arc-disjoint k-linkage

image-20250714001510268

前者边不能相交,后者可以

你提到的这条是最大流与路径可分性的等价定理,在图论和网络流理论中非常重要。它是 Menger 定理、Ford–Fulkerson 定理等思想的一个具体表达。


✅ 命题:

在一个有向图 \(D\) 中,存在从源点 \(s\) 到汇点 \(t\) 的流值为 \(k\) 的流 ⇔ 存在 \(k\) 条从 \(s\)\(t\) 的边不相交路径(edge-disjoint paths)。


这句话有时也可以推广成:

\(X, Y \subseteq V\),那么从 \(X\)\(Y\)\(k\) 条边不交路径 ⇔ 可构造一个流网络 \(N_D\),在该网络中从超级源 \(s\) 到超级汇 \(t\) 的最大流值为 \(k\)

Fortune, Hopcroft, and Wyllie

The two-linkage problem is NP-complete.

这是真实的,是图论中一个经典的 NP 完全(NP-complete)问题,最早由 Fortune, Hopcroft, and Wyllie 在 1980 年证明。


🔍 什么是 Two-Linkage Problem?

定义如下:

给定一个有向图(或无向图) \(G = (V,E)\) 和两个顶点对 \((s_1,t_1)\)\((s_2,t_2)\), 问是否存在两条顶点不相交(或边不相交)路径

  • 一条从 \(s_1\)\(t_1\)
  • 一条从 \(s_2\)\(t_2\)

使得这两条路径互不重叠(顶点/边)。

你说的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,并且它表达了有向图中的强连通性(k-strong)路径可分性(2-linkedness)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。

下面我们详细解释这两个结论的含义,并给出理论背景。


🧩 命题一:

对于每一个自然数 \(k\),都存在一个 \(k\)-强连通有向图(\(k\)-strong digraph)\(D_k\),它不是 2-linked。


✅ 概念澄清:

  • \(k\)-strong digraph:是指这个有向图在任意删除少于 \(k\) 个顶点后,仍然强连通(strongly connected)。
  • 2-linked:给定两个源点对 \((s_1, t_1)\)\((s_2, t_2)\),是否存在两条顶点不相交的有向路径,一条从 \(s_1 \to t_1\),另一条从 \(s_2 \to t_2\)

✅ 为什么这成立?

  • 有向图的高强连通性并不自动意味着它具有“多路径的并行能力”。
  • 存在构造,使得图整体结构非常强连通(任意点对可互达),但仍然无法容纳两对独立的点对之间的同时不相交路径
  • 这是一个图结构上的障碍,而不是连通性数量的问题。

🧩 命题二:

判断一个 \(k\)-strong 的有向图是否 2-linked 是 NP-complete 的。


✅ 解释:

这个问题即:

给你一个强连通度至少为 \(k\) 的有向图,以及两对点 \((s_1, t_1)\), \((s_2, t_2)\),问:是否存在两个顶点不交的有向路径,分别从 \(s_1 \to t_1\), \(s_2 \to t_2\)

这个问题被称为 “2-linkage problem on k-strong digraphs”


✅ 为什么是 NP-complete?

  • 在 NP 中:你可以验证一组路径是否满足不交和起止点正确,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。
  • NP-hard:通过从 3-SAT 或 Hamiltonian path 等经典问题归约,可以构造一个 \(k\)-强连通图,使得是否存在所需路径对应于原问题的可满足性。
  • 即使图本身非常强连通(\(k\)-strong),问题依然不易解。

🎯 补充说明

  • 即使一个有向图非常连通(比如你删掉 10 个点都不会断),你仍然可能无法安排两对点之间走两条互不干扰的路径
  • 所以,强连通 ≠ 可并发路径;
  • 这使得网络流、布线、调度等问题在有向图中比在无向图中更复杂

Bang-Jensen & Thomassen 等图论专家在其研究中证明:

2-linkage problem can be solved in \(O(n^2)\) time for semi-complete digraphs.